SnS
2材料由于具有高比容量的层状结构,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然而,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,其易于重新堆叠的性质导致电极结构不稳定,容量严重下降。本文报道了一种简单的一步水热合成SnS
2/石墨烯/ SnS
2(SnS
2/rGO/SnS
2)复合材料的方法,该方法是在还原石墨烯两侧通过C-S键共价修饰超薄SnS
2纳米片。由于石墨烯夹在两个SnS
2片之间,复合材料的SnS
2层间距增大(~8.03Å),这有利于Li
+/Na
+离子的嵌入/脱出,提高传输动力学,同时抑制充放电过程中SnS
2纳米片的堆积。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夹层状复合材料中间层间距最稳定的状态。分子模拟和实验观测Li/Na离子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,该状态最适合离子的快速传输。此外,固定在石墨烯片上的大量超级SnS
2纳米粒子可以对复合材料产生赝电容贡献,特别是在大电流密度下;即使在10 A g
-1电流密度下,锂/钠离子电池中也能保证844和765 mAh g
-1的高倍率性能。在200次循环后形貌几乎未变化,并且SnS
2纳米颗粒仍然可以恢复到原始相且未发生明显的附聚,表明这种具有高倍率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的复合材料是锂/钠储存的理想选择。
Figure 1. SnS
2/rGO/SnS
2复合材料的(a) XRD图和(b) TEM图;(c)夹层状结构示意图;(d-f)XPS图。
Figure 2. (a)夹层状结构SnS
2/rGO/SnS
2的分子模型;SnS
2/rGO/SnS
2复合晶体中(b)系统能量对层间空间的依赖性和(c)含有Li
+/Na
+的1×2×1超晶胞模型;(d) Li
+和Na
+的扩散系数与层间空间的关系。
Figure 3. SnS
2/rGO/SnS
2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。(a)TEM图;(b)亮场图像和(c)暗场图像;(d,e) HRTEM图;(f)SAED模式;(g)高角度环状暗场图像及其对应的Sn、S、C元素映射;(h) AFM图像及相应高度剖面。
Figure 4. SnS
2/rGO/SnS
2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。(a)扫描速率为0.1 mV s
-1的CV图;(b) 0.1 A g
–1下的充放电曲线;(c) 0.1 A g
–1下的循环性能;(d)循环时的差别充电容量图;(e)在 0.01–1.0和1.0-3.0 V电位范围内发生的可逆充电容量与循环;(f)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;(g)在1 A g
–1下的循环性能。
Figure 5. SnS
2/rGO/SnS
2的钠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。(a)扫描速率为0.1 mV s
-1的CV曲线;(b)电流密度0.1 A g
–1下的充放电曲线;(c) 0.1 A g
–1下的循环性能;(d)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。
Figure 6. 钠储存行为的定量电容分析。(a)不同扫面速度下的CV曲线;(b)对数阴极/阳极峰值电流与对数扫描速率之间的关系;(c)不同扫描速率下电容容量的整体贡献率;(d)0.8 mV s
-1时电容性贡献(红色)和扩散贡献(蓝色)。
Figure 7. SnS
2/rGO/SnS
2电极经过20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形貌和结构特征。(a) TEM图和(b,c)HRTEM图;(d)高角度环状暗场图像及其对应的C、Sn、S元素映射。
相关研究成果于2019年由上海大学Jiujun Zhang课题组,发表在ACS Nano(
https://doi.org/10.1021/acsnano.9b03330) 上。原文:Sandwich-Like SnS
2/Graphene/SnS
2 with Expanded Interlayer Distance as High-Rate Lithium/Sodium-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