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/微型混合结构Au阳极的高功率非酶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(GBFC)。采用镍模热压法制备了均匀分布的聚碳酸酯微半球阵列电极。然后,以1,6-己二硫醇为双面锚定剂,在微半球阵列上沉积金纳米颗粒单层,制备纳/微米杂化结构的金阳极。阴极由石墨烯薄膜涂层的玻碳电极组成。质子交换膜Nafion,用于分离正极和负极,完成电池组装。实验结果表明,所提出的非酶GBFC在室温下具有高功率密度10.7 mW cm
-2,高电流密度29.5 mA cm
-2,开路电压8.2 V,短路电流34 mA。计算出该电极的能量转换效率为52.47%。此外,所提出的GBFC具有易于大规模生产、制造成本低、可重复性高、保存时间长等优点。因此,在商业化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很高的可行性。
Figure 1. (A)基于纳米/微型混合结构金阳极的非酶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示意图。(B)生物燃料电池组件。
Figure 2. (A)光刻后得到的PR微半球阵列,(B)电铸后在镍模具上得到的凹面微半球阵列,(C)热压成形后得到的PC基板,(D)微纳米混合结构的Au阳极。
Figure 3. (A)各种电极的电化学表征:(1)循环伏安图和(2)阻抗图。(B)目标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进行表征。(1)在含有0.1 M葡萄糖的0.2 M NaOH溶液中进行不同扫描速率的循环伏安法。(2)氧化还原峰值电流与扫描速率平方根之间的线性关系。
Figure 4 (A) pH值对GBFC性能的影响:(1)极化曲线和(2)功率密度曲线。(B) NaOH浓度对GBFC性能的影响:(1)极化曲线和(2)功率密度曲线。(C)葡萄糖浓度对GBFC性能的影响:(1)极化曲线和(2)功率密度曲线。
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由国立中兴大学的Wang Gou-Jen课题组,发表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(doi:10.1016/j.jpowsour.2020.227844)上,原文:High-power, non-enzymatic glucose biofuel cell based on a nano/micro hybrid-structured Au anode。
转自《石墨烯杂志》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