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部新闻 公司新闻 产品新闻 资料下载 行业新闻
成会明院士:传承祖先的智慧,倡导中文中阿拉伯数字书写方式采用“4位数分隔法”

本文转载自2021年第1期《学部通讯》

成会明 田果成 戴宏

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

我们发现在阅读中存在这样一个现象:在面对一串较长的阿拉伯数字时,要读出这个数字,按中文的书写方式来读,我们的反应似乎比用英语等语种的书写方式要慢一些。

比如,对数字1,234,567,890,按英文阅读习惯通过识别“3位数分隔”,一下就能看出这个数的最高位是“十亿”(billion)。而按照中文的阅读习惯,通常就得按“个、十、百、千、万……”从右往左数下去,才能数出这个数的最高位是“十亿”。

按英文阅读习惯读数较快得益于每3位阿拉伯数字用逗号分隔的表达形式。“3位数分隔法”与其语言的发明有内在的逻辑关系,在英语中每3位数的升级单位是千(thousand)、百万(million)、十亿(billion)、兆(trillion)等。这种表达形式能让使用英文的人无需从低位向高位数位,就能快速看出这个数字的最高位是多大的数,从而直接从最高位开始把这个数读出来。

但按中文阅读习惯则很难做到――从小我们学到的读数方法是:先从右至左,从最低位往上数位,然后再读出这个数。我们的读数方法让人感觉有些“难”的原因主要在于数字间缺少按照“万”为单位的分隔符。

其实,我们祖先的智慧同样高明,在创造大数字表达时也是有节奏的。在数字表达上英文是每3位数升一个级,中文是每4位数升一个级。我们祖先创造出表达数字的汉字是“个、十、百、千、万、十万、百万、千万、亿、十亿、百亿、千亿、兆、十兆、百兆、千兆、京、十京、百京、千京、垓、十垓、百垓……”。

其实, 这里面本身就存在一种分隔法,即“4位数分隔法”或“万位分隔法”。遗憾的是,在近代我国引进阿拉伯数字时,没有重视英文等语种中“3位数分隔法”与中文表达的错位现象,忽略了我们祖先的智慧,对祖先的智慧结晶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并发扬光大。

例如,数字1234567890,按英文中阿拉伯数字书写方式为1,234,567,890,参照表1 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最高位是“1billion”,并可立即读出:“1 billion 234 million 567 thousand(and) 890”;而按中文阅读习惯,面对这一较长的数字,通常我们很难立即判断出最高位。

表1 部分数字中、英文对照表

目前,中文中还没有像英文这样便于一眼看出位数的阿拉伯数字书写方式,而是借用英文中阿拉伯数字的表达方式。显然,把一个3位数升级1个单位的表达式转换成汉语时,理解上需要一个转换过程,不能把英文的“3位数分隔法”表示的数字直接转换成中文数字的表达。

因此,笔者建议,借鉴古人在中文表达中数字的4位升级表达方式,明确中文中阿拉伯数字的书写方式采用“4位数分隔法”或“ 万位分隔法”( 图1)。例如, 把数字1234567890 表达为12,3456,7890,我们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最高位是“10 亿”,可以立即读出:12 亿3456 万7890。

图1 中文“4 位数分隔法”或“万位分隔法”中部分数字每4 位对应的单位

 

通过数字分隔的表达方式,阅读一个数字只需知道英文等语种中的3位数或中文中的4位数的数字单位如何读或写和相关单位的名称即可。例如,英文里数字写成987,654,321,很容易读为987 million 654 thousand (and) 321;中文里写成9,8765,4321,很容易读为9亿8765 万4321。

中文中数字的“4位数分隔法”与国际化接轨也比较便捷,因为“3位数分隔”与“4位数分隔”很容易识别。

其一,对学中文的外国人,告诉他们数字表达中“3位数分隔”在中文中变成了“4位数分隔”,就像英文一样,记住每4位分隔的单位名称即可;

其二,中国人看英文数字时,只需注意变“4位数分隔”为“3位数分隔”及其单位。这种方式对中国人和外国人用中文识读数字都更容易,也有助于中国人理解、掌握英文的“3位数分隔”表达式。

如果要更明确地区别于英文的“3位数分隔”,亦可用“ ’”作为“4位数分隔”的分隔号,如:1’0000’0000’0000’0000。这样的新旧表达方式的区别特征更明显,互不干扰,便于中、英两种分隔法在国内同时出现。

按“4位数分隔法”改变中文中阿拉伯数字书写方式具有以下现实意义:

1. 能够丰富和完善汉字的表达形式;

2. 易懂,易记;

3. 让人们对数字大小一目了然,提高阅读速度;

4. 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汉字的博大精深,领会到古人在汉语数字设计中的智慧;

5. 教会儿童便捷的识数方法,提高他们对数字的认知和感觉;

6. 与国际化接轨,推广这种表达方式,既能促进中国人对“3位数分隔法”的理解,又能让学中文的外国人更快地掌握中文的数字表达。

成会明 中国科学院院士。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,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。主要从事碳纳米管、石墨烯、其他二维材料、能量转换和储存材料等研究。

您的称呼 :
联系电话 :
您的邮箱 :
咨询内容 :
 
石墨烯系列产品 石墨烯薄膜 石墨类产品 分子筛类产品 碳纳米管和其他纳米管系列 活性炭及介孔碳系列产品 吉仓代理进口产品/国产产品 包装盒类 改性高分子类及其导电添加剂 纳米颗粒/微米颗粒 富勒烯类产品 化学试剂及生物试剂类 MXenes材料 量子点 纳米化合物及稀土氧化物 石墨烯设备及其材料 锂电池导电剂类 外接修饰分子偶联服务 委托开发服务 微电子产品 石墨烯及纳米材料检测业务 石墨烯检测设备 纳米线类/纳米棒类 实验室耗材类 钙钛矿材料(OLED) 导热硅胶片
公司新闻 产品新闻 行业新闻 资料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