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磷化材料的高理论容量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,但与其他高容量材料一样,由于体积变化大,结构不稳定,其应用受到限制。在这里,我们设计了一个由Sn
4P
3纳米颗粒组成的集成电极,夹在过渡金属碳化物(MXene)纳米片之间。四甲基氢氧化铵(TMAOH)通过产生带有扩展层间距的MXene负电荷片,在这种夹层结构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强大的C-O-P氧桥接键使得Sn
4P
3纳米粒子能够在MXene层表面紧密锚定。sn4p3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,初始库仑效率为82%,以及出色的速率性能(1519 mAh cm
-3的电流密度5A g
-1)。导电和灵活的MXene层两侧Sn
4P
3纳米粒子提供所需的电导率和弹性空间适应了石化过程中Sn
4P
3的大体积变化。因此,在电流密度为1 A g
-1的情况下,Sn
4P
3@MXene混合电路在循环300次后表现出820 mAh g
-1的高性能。
图1T-MXenes和磷酸化SnO
2@MXene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示意图。
图2。(a) SnO
2@MXene经磷处理后的XRD谱图; (b)图(a)中的XRD放大图;SnO
2@MXene-5 (c, d)和Sn
4P
3@MXene-5的TEM图像(e, f) Sn
4P
3的HRTEM图像);SEM图像(g)和EDS图谱。
图3。(a)样品的XPS全光谱;SnO
2/MXene-5中Sn 3d (b)和C 1s (C)的高分辨率光谱以及Sn
4P
3@MXene-5的Sn 3d (d)、C 1s (e)和P 2p (f)的高分辨率光谱。
图4。在0.01-3.0 V (vs Li/Li
+)电位范围内,以0.1 mV s扫描速率,磷酸化SnO
2@MXene杂种前三个周期的CV曲线为:(a) SnO
2@MXene-5, (b) P-SnO
2-3@MXene-5, (c) P-SnO
2-5@MXene-5, (d) Sn
4P
3@MXene-5。
图5 (a) Sn
4P
3@MXene-5在0.01 ~ 3.0 V (vs Li/Li
+)范围内扫描速率为0.1 mV s
-1时的第二CV谱图和(b)不同电位下循环电极片的非原位XRD谱图。
图6 磷化SnO
2@MXene杂化物的电化学性能。(a)第一次充放电曲线0.1A g
-1, (b)总结第一次充放电能力的转换和合金化反应的过程,另外,和最初的库仑效率(冰),(c)功能和容积率具体能力在不同电流密度从0.1到5 A g
-1,(d) Sn
4P
3@MXene-5电极与其他Sn基材料的速率性能的比较,(e)新电极的奈奎斯特图。
图7 (a) Sn
4P
3@MXene-5在0.2 mV s
-1的扫描速率下的电容贡献,(b) Sn
4P
3@MXene-5在不同扫描速率下的电容贡献比,(c) SnO
2@MXene-5和Sn
4P
3@MXene-5电极的GITT曲线,(d) SnO
2@MXene-5和Sn
4P
3@MXene-5电极对应的Li
+扩散系数的比较。
图8 磷化SnO
2@ MXene杂化物在1 A g
-1下的长期循环性能。
相关科研成果由湖南大学Xiaohong Xia等人于2021年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 (https://doi.org/10.1021/acsami.1c17297)上。原文:Sandwich-Structured Sn
4P
3@MXene Hybrid Anodes with High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for High-Rate Lithium-Ion Batteries。
转自《石墨烯研究》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