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锂硫电池(LSBs)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方法是开发一种可靠的硫宿主材料,它具有合理的结构、高电导率以及对锂多硫化物(LiPSs)的出色吸附/催化能力。在此,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结合自我催化生长策略,制备了内生碳纳米管(CNTs)的钴掺杂空心Ti
3C
2T
x管,作为内置电子/离子传输网络(HTCTs/Co/CNTs)。HTCTs/Co/CNTs的独特分层多孔结构不仅增加了硫的负载量,缓解了体积膨胀,还通过物理限制和化学吸附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了LiPSs的穿梭效应。研究表明,Ti
3C
2T
x MXene和金属钴的组合增强了LiPSs的吸附性,并加速了硫物种的催化转化,从而提高了硫的利用率和电化学可逆性。具有HTCTs/Co/CNTs/S阴极的相关电池在0.2 C下100个循环后保持了901.9 mAh/g的高容量,在1.0 C下500个循环后保持了725.9 mAh/g的容量。更重要的是,在高硫负载5.8mg/cm²和低E/S比4.3 µL/mg条件下,经过50个循环于0.1 C,实现了4.83 mAh/cm²的高面积容量。
Fig 1. (a) PMMA/Co(acac)
2 纤维的SEM图像,(b) PMMA/Co(acac)
2纤维@Ti
3C
2T
x MXene的SEM图像,(c, d) HTCTs/Co/CNTs的SEM图像。 (e) HTCTs/Co/CNTs的TEM图像,(f, g) HTCTs/Co/CNTs的高分辨率TEM图像,(h-l) HTCTs/Co/CNTs的EDS映射图像。
Fig 2. (a) Ti
3AlC
2 MAX、TCSs、HTCTs及HTCTs/Co/CNTs的X射线衍射图案。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:(b) C 1s,(c) Ti 2p,以及(d) Co 2p的HTCTs/Co/CNTs。 (e) TCSs、HTCTs和HTCTs/Co/CNTs的N
2吸附-脱附等温线。 (f) TCSs、HTCTs和HTCTs/Co/CNTs的孔径分布。
Fig 3. (a) UV-可见光谱和光学图像(插图)显示Li
2S
6溶液在TCSs,HTCTs以及HTCTs/Co/CNTs样品吸附后的状态。(b) Li
2S
6吸附后,S 2p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图谱,以及HTCTs/Co/CNTs的图谱。(c) Li
2S
6吸附后,HTCTs/Co/CNTs的Ti 2p XPS谱图。(d) Li2S6吸附后,HTCTs/Co/CNTs的Co 2p XPS谱图。(e) Li
2S
6吸附在Ti
3C
2O
2和Ti
3C
2O
2-Co上的优化构型。(f) 各种锂硫物种(Li2S8,Li
2S
6,Li
2S
4,Li
2S
2和Li
2S)在Ti
3C
2O
2和Ti
3C
2O
2-Co上的吸附能。(g) S
8在Ti
3C
2O
2和Ti
3C
2O
2-Co表面还原的相对自由能曲线。(h) Li
2S
2和(i) Li
2S在Ti
3C
2O
2-Co和Ti
3C
2O
2表面的分解势垒。
Fig 4. (a) HTCTs/Co/CNTs的电位恒定放电曲线在2.05 V。(b) HTCTs的电位恒定放电曲线在2.05 V。(c) TCSs电极的电位恒定放电曲线在2.05 V。(d) HTCTs/Co/CNTs的锂硫容量溶解。(e) HTCTs的锂硫容量溶解。(f) TCSs电极的锂硫容量溶解。(g) HTCTs/Co/CNTs/S电极在不同扫描速率(从0.1到0.5毫伏每秒)下的循环伏安曲线。(h) HTCTs/Co/CNTs/S、HTCTs/S和TCSs/S电极的峰值电流与扫描速率平方根的线性拟合:峰值A。(i) HTCTs/Co/CNTs/S、HTCTs/S和TCSs/S电极的峰值电流与扫描速率平方根的线性拟合:峰值B。(j) HTCTs/Co/CNTs/S、HTCTs/S和TCSs/S电极的峰值电流与扫描速率平方根的线性拟合:峰值C。(k) HTCTs/Co/CNTs/S电极的阶跃电解测试剖面。(l) 对应的HTCTs/Co/CNTs/S、HTCTs/S和TCSs/S电极的欧姆降。
Fig 5. (a) 0.1 毫伏每秒的循环伏安图, (b) 0.2 C 充放电曲线, (c) HTCTs/Co/CNTs/S,HTCTs/S 和 TCSs/S 电极的速率性能, (d) 不同电流率下 HTCTs/Co/CNTs/S 电极的放电曲线, (e) 不同电极在不同速率下的过电位, (f) 不同电极在低放电平台的容量, (g) 0.2 C 的循环性能, (h) 1.0 C 的循环性能, (i) HTCTs/Co/CNTs/S 电极与其他报告的 MXene 基硫正极的速率性能比较, (j) HTCTs/Co/CNTs/S 电极与其他报告的 MXene 基硫正极的循环性能比较。
Fig 6. 不同结构的硫负载策略示意图。(a-c) 硫负载不足;(d) 高硫含量时TCSs/S电极的低放电容量;(e-g) 硫负载不完全;(h) 高硫含量时HTCTs/S电极的中等放电容量;(i-k) 硫负载理想;(l) 高硫含量时HTCTs/Co/CNTs/S电极的优异放电容量。
Fig 7. (a) 不同硫负载和E/S比下HTCTs/Co/CNTs/S电极的循环性能。PP和HTCTs/Co/CNTs隔膜的原位拉曼光谱(b和c),以及(d和e)。LSBs与HTCTs/Co/CNTs/S电极的原位阻抗谱(f-h)。TCSs (i)、HTCTs (j)和HTCTs/Co/CNTs电极上硫物种转化机制的示意图(k)。
相关研究工作由武汉科技大学Gaoran Li/Haijun Zhang课题组联合南京理工大学Gaoran Li 课题组于2024年共同发表在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期刊上,Hierarchical Co-doped Hollow Ti3C2TxTubes with Built-in Electron/Ion Transport Network for High-Performance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,原文链接:
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4.151978
转自《石墨烯研究》公众号